当前位置: 首页 >> 导读 >> 正文
导读

荆兴梅:傲慢与偏见

发布日期2016-04-17 来源:外国语学院

《傲慢与偏见》导读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以撰写婚恋故事而闻名于世。她成长于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正是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风靡英国文坛之际,而她却另辟蹊径,以清新的现实主义文风赢得广大读者群。奥斯丁在有生之年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分别是《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和《劝导》。她常将笔触伸向中产阶级乡绅家庭,描写他们的人际交往、风土人情,展现他们那业已受到资本主义影响的择偶观和世界观。她的作品充满细致观察和辛辣讽刺,其文字风格又不失活泼风趣。它们仿佛在方寸象牙上精雕细琢而成,一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坐拥一席之地。

《傲慢与偏见》发表于1813年,1995年BBC同名电视连续剧和2005年好莱坞同名电影,都掀起了新时期奥斯丁小说的阅读热潮。故事发生在有五个待嫁女儿的班纳特家,在这场热热闹闹的婚恋趣事中,各色人等的动机和心态都展现得淋漓尽致。班纳特先生一心只读圣贤书而诸事不管,班纳特太太则一门心思为女儿们谋得金龟婿。他们的大女儿简美丽乖巧,三个小女儿玛丽、凯蒂和莉迪亚的个性乏善可陈,唯有老二伊丽莎白最勇敢、最聪慧。伊丽莎白初见英俊青年达西时,便被他的傲慢和冷漠所激怒,之后有关他的飞短流长更强化了她对他的成见。而达西对于伊丽莎白家人的评价也不高,认为他们大多浅薄、无知、虚荣,在教养上无法与精英人群相提并论。然而随着交往的加深,达西却意识到了伊丽莎白的与众不同,于是他在爱情的驱使下向她作了表白。伊丽莎白断然拒绝了他,因为他的傲慢姿态依然得不到她的谅解。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明白是自己误解了他,而更让她明白无误的是她也爱上了他。达西光明磊落的做事风格,终于消解了伊丽莎白的偏见,两人在小说的最后尽释前嫌,携手走进了幸福的婚姻殿堂。

奥斯丁作品关注社会现实,倡导非功利主义婚恋观。她所生活的年代,正值英国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进行之时,消费主义和机会主义思潮也渗透到了乡绅阶层。奥斯丁通过恋爱和婚姻这个貌似狭小的题材,发掘这一仪式过程中人们的言行和思想,提倡婚姻要以纯真和自然的感情为基础,批判门第等级观念和物质主义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奥斯丁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在于其文字背后折射出的广阔社会图景。而这种现实主义风格,在奥斯丁之后还要继续发扬光大,一直发展到狄更斯、哈代等作家引领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最高峰。(推荐人:荆兴梅 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阅读本书
若无法正常阅读,推荐使用江南大学"移动图书馆"

上一条:武跃速:悲惨世界
下一条:武跃速:哈姆雷特

关闭

0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6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enews@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