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产党宣言》导读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德国犹太人,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对中国影响颇深。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为马克思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除与马克思合撰著作外,还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典文献之一,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出版。《宣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同盟纲领,最初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党纲,为该组织的目的和程序。《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纲领之一,它鼓励无产者联合起来发动革命,以推翻资本主义并最终建立一个无阶级的社会。1922年8月,中译本问世,译者为陈望道。“共产党宣言”一名来自日语,最初是“共产主义者宣言”之意,后来在1904年11月13日日本《周刊·平民报》上首次被译成“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作为共产党人的标准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其核心的基本原理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历史包括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下解放出来。
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集中地阐述了基本观点:“消灭私有制”,“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然后“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阐述了作为无产阶级先进队伍的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斗争策略,指明了为党的最近目的而奋斗与争取实现共产主义终极目的之间的联系,并庄严宣告:“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了中国的发展。(推荐人:陈永杰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阅读本书
若无法正常阅读,推荐使用江南大学"移动图书馆"